中超联赛创下4亿元收入新纪录,场均上座率位居全球第十,有媒体预测明年中超将出现6家“5亿俱乐部”……刚刚过去的2014赛季,人们在纸面上见证了中国足球联赛的火热,但当大幕落下之时,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股寒意:先是打拼多年终于冲上中超的重庆力帆宣布明年退出中超,随后又从沈阳传来中泽俱乐部退出中甲的消息。
这一忽冷忽热,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:对于过热的中国足球联赛来说,金钱和黄金的熊熊烈火无法帮助它度过寒冬。人们正在匆忙退出这场赌注高昂的游戏,联赛末端的生态系统正在出现崩溃的迹象。
中超联赛:极少数富人的权力游戏
《中超商业价值报告》显示,2014年中超公司整体营收突破4亿元,上座率位居亚洲第一,成为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最红火的一个赛季17 18赛季意甲转播权,不过纵观几个数据,或许还有些阴暗面:2014年中超联赛版权收入仅从去年的3600万元增长至今年的3866万元,而门票收入则从去年的3.3亿元跌至今年的1.2亿元,合计达17.81亿元17 18赛季意甲转播权,连续四年增幅超过20%。 2014年17 18赛季意甲转播权,虽然广州恒大、贵州人和、上海上港、上海申鑫、广州富力等5家俱乐部实现盈利,但如果考虑到之前的投资,绝大多数俱乐部都处于亏损状态,中超联赛越来越成为少数富豪的权力游戏。
在空前繁荣的市场下,赚钱难,归根结底还是中国足球的商业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开发。电视转播权是职业联赛最重要的收入来源,英超也不例外。公开数据显示,比利时甲级联赛3亿欧元(合人民币25.6亿元),就连泰超联赛电视转播权收入也有1900万美元(合人民币1.18亿元),英超、德甲、意甲的电视转播收入占俱乐部收入的35%-50%,日本联赛更是高达60%。然而,中国联赛的电视转播收入占俱乐部收入的不到5%。
原因就在于中国职业联赛的运营体制。一位西甲职业俱乐部的经理向记者抱怨,由于电视转播受制于各个电视台,他建议联赛应该自办足球频道,“连网球、高尔夫等小众体育频道都可以在电视上转播,不用说足球了”,但由于体制原因,最终被放弃。职业联赛是各家俱乐部联合投资形成的利益共同体,但中超联赛各俱乐部只持有4%的股份,中国足协拥有36%的股份,作为大股东,中超联赛无法脱离足协独立运作,各俱乐部的利益无法体现。
落后的运营机制,加上繁重的税费和安保成本,导致投资者无法从商业开发中获得足够的回报。球队冠名权被“逼”成了投资者最看重的资产,球队名称和俱乐部都跟着公司走。一旦投资者遇到运营问题,俱乐部要么被出售,要么解散。城市基础薄弱,没有社会属性和地域属性。
这正是重庆力帆面临的处境。对于尹明善来说,从2000年斥资6800万元从前卫环岛接手重庆足球队,到2004年以5000万元从云南红塔手中买下壳牌足球队,中超联赛对其投入多年,但除了广告效应,其获得的唯一实质资产就是一个洋河基地。但洋河基地的土地只能用于发展体育相关产业,尹明善其实很难创收。这里成为了力帆集团自营汽车驾校的基地。
另一个可能更让尹明善感动的例子是:同样在中国足球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胡葆森上赛季对河南建业投入2亿元,球队最后一轮才勉强保级。以建业之前的经历,搞实体经济的尹明善确实很难拿出这么一大笔钱。转卖对于在足球上坚持了15年的力帆来说,实在是无奈之举。
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眼前:中超联赛中高富帅和矮丑的差距更是一目了然。以房地产为主营的大民企看重的是广告效应,而国企看重的是政绩。这些赞助商真的是为了中国足球吗?从他们在青训方面的投入就可以看出来。一旦形势发生变化,商业运营出现问题,俱乐部的命运就会像力帆一样,最终会损害中国足球本就脆弱的根基。
在中甲联赛中,一再复婚并不丢人
就在上赛季中甲联赛冠军重庆力帆寻求出售其耗资7000万获得的中超资格时,20日,中甲球队沈阳中泽突然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出售该球队:如无人接手,则退出中甲联赛,就地解散!
与苦苦挣扎15年的重庆力帆不同,沈阳中泽的前世今生更像是一场“三毛流浪记”:从2005年的安徽九方到天津润宇龙,再到沈阳沈北、沈阳中泽,最后到沈阳中泽。这支球队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四度易主,今年他们希望重新易主,目前最有可能接受他们的买家是来自呼和浩特或广西的球队,当然也不排除他们过几年再易主。
除了沈阳中泽,广东日之泉被联姻、欠薪传闻让广东球迷伤心不已;深圳足球俱乐部几经周折终于找到新靠山,但能靠多久还不得而知;而与石家庄永昌同城作战的河北中基也在寻找新东家,要么南下广东梅州,要么迁往同省秦皇岛。哪里有人愿意出钱,哪里就是他们的家。
另一支急于复婚的球队是刚刚升入的太原中优佳益队,他们在体验到升入成功的喜悦后,开始对未来感到担忧,由于巨大的资金缺口、找不到训练场等原因,球队宣布将迁出山西,到其他省份发展。
从2004年到2014年,中甲联赛的竞技水平看上去并没有太大的提高,但现在养活一支球队需要的投入比十年前要多好几倍,而且会更多。
以武汉足球俱乐部为例,2004年,武汉足球俱乐部投入3300万元,位列中甲联赛第二位。当年投入最多的是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(4600万元),而成功携手武汉足球俱乐部挺进中超的珠海足球俱乐部投入了130万元。刚刚过去的2014赛季,武汉队的投入同样位列中甲联赛第二,但也投入了6000万元。而挺进中超的两支球队重庆力帆和石家庄永昌则分别投入了7000万元和1000万元。对比两组数字,不难发现近十年来球队投入的增长率。
对于一支中甲球队来说,引进国内外球员是总投入的一大块,十几年来,球员身价也成倍增长,除了身价不菲的外援,本土中卫的引进更是可圈可点:2004年,武汉队斥资156万元从广州队引进后防核心球员李子飞;2014年,小将刘洋从山东鲁能转会至武汉队的转会费为350万元。
此外,工资收入大幅上涨也成为各支球队必须面对的运营成本。抛开滚雪球般的夺冠奖金,十年前每月1万元的收入似乎就是中甲球员的最高薪资。如今这却成了“起步价”,让中甲感到不堪重负。
与动辄数千万美元的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在球队收入方面,很多中甲球队除了零星的赞助和少得可怜的票房,几乎为零收入,更别提靠转播权盈利了——长期亏损。运营是中甲球队的生存常态。“如果没有稳定、盈利的运营模式,中甲就会成为资本的弃子!”一位业内人士对这一现状表示担忧。
当初进入中国足协联赛,不少投资者不计成本地投入资金,无非就是想利用球队拉近与当地政府的距离,从中获取政策支持与优惠,在异地获利后再把钱交给球队。随着近年来中国法制化进程加快,政府决策更加理性规范,这种运营模式逐渐走进死胡同,在足球圈,“官退民进”将成为一种趋势,如果一支球队没有创收能力,那么他们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。
显然,对于逐利资本来说,如果不能从足球中获取回报,那么它唯一的选择就是头也不回的告别。相比于不断烧钱的中超豪门,中小俱乐部的日子并不好过,越来越难以为继。如果不做出改变,不尽快找到健康发展的道路,中小俱乐部的寒冬只会来得更早,更难熬。